在金融投资的版图中,虚拟货币曾以其高收益的诱惑吸引众多目光。然而,虚拟货币交易在中国面临严格的法律规制,涉足其中一旦触碰法律红线,便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那么,玩虚拟币究竟一般判多久?这需依据具体的违法情形来判定。
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行为,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若个人单纯持有虚拟货币,目前通常不构成犯罪,不会面临刑事判刑。但倘若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并以此为幌子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那后果截然不同。以常见的洗钱犯罪为例,通过虚拟货币交易为上游犯罪转移、转换资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若情节一般,根据《刑法》规定,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则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实际案例中,如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被告人叶某明知通过平台交易虚拟货币收取的资金系他人网络犯罪所得,在银行账户多次被止付、冻结的情况下,仍继续交易牟利,最终因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 8 个月,并处罚金 3.5 万元 。
还有些不法分子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噱头,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若情节严重,根据《刑法》规定,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一些虚拟货币传销案件中,组织者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涉案金额巨大,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组织者往往会受到重判 。
另外,若涉及非法经营虚拟货币业务,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未经许可擅自开展虚拟货币兑换业务,大量买卖虚拟货币,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就可能触犯此罪 。
玩虚拟币的判刑时长并无统一标准,而是要综合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以及当事人的主观恶性等多方面因素来判定。虚拟货币市场复杂且监管严格,投资者务必认清风险,遵守法律法规,切不可心存侥幸涉足违法交易,以免陷入法律困境,遭受牢狱之灾与财产损失 。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